当我们与另一个人产生“电光火石”的碰撞、并确认彼此的感觉后,随之而来的便是热恋,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那个对的人。但几乎所有人都会抱怨,似乎一段亲密关系再美好,在热恋期过后也免不了会出现心理落差,种种矛盾、不可调和的部分都会逐渐凸显出来。而且,最初的激情越热烈,可能今后的落差会越大。
什么是亲密关系的3个时期
亲密关系的“过渡期”的确是存在的。
如果用关系投入水平、对关系的满意度、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度来界定的话,一段成功、稳定的亲密关系大体上分为3个阶段:
在最初,我们会经历一个热恋期,亲密度在迅速增加,对关系的投入水平和满意度也都在迅速增加;
随后,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会进入一个过渡期,也叫“平静期”,在这个时期内人们会对关系进行重新评价和调整。有趣的是,亲密度仍然在增加,但关系满意度、关系投入水平都会较之间有所下降,我们彼此更加熟悉和亲密,但伴随着更少的付出、更多的不满。
而如果顺利度过,那么关系就会进入稳定期,关系投入水平和满意度重新开始缓慢地上升,亲密度也继续稳步增加。
不难看出,是否能够安全度过“过渡期”,会影响到一段关系是会走向破裂,还是能够稳定地发展下去。今天的文章就是来和大家聊聊,面对不可避免的“过渡期”,我们应该怎么办?
过渡期中,每段亲密关系
都要面临的3大挑战
热恋期的我们被冲昏头脑,意识不到一些本来已经存在的问题和危险。而过渡期则会让一些矛盾凸显出来:
1. 你们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同
世界上没有完全契合的两个人,基因、年龄、生长环境、人生经历的不同,一定会导致伴侣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。
差异可能是性格上的,比如一个人比较内向,另一个人比较外向,一个人喜欢主动表达,另一个人喜欢被动接受;
可能是行为习惯上的,比如一个人雷厉风行,一个人优柔寡断;
可能是生活习惯上的,比如一个人喜爱旅行,另一个人喜欢宅家;一个不爱收拾屋子,一个却是洁癖;
还有可能是爱好和价值观上的,比如一个喜欢读海明威,另一个爱打游戏;一个支持女权,另一个有点大男子主义……
当这些差异凸显出来时,就可能会引发两个人之间的矛盾;此时,对方身上的一些部分是否可以容忍,便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2. 开始发现双方对这段关系的期待不一致
随着关系的发展,你们对关系的期待可能是不一致的,这也会成为矛盾的来源。比如,你想要追求事业,但Ta想要你做全职太太;你想要生孩子,但Ta还没准备好;你希望能够过相对独立的生活,但Ta却非常依赖你;你想要Ta多陪你旅行,但Ta想多呆在家。
3. 你们干扰了彼此的生活节奏
在热恋期过后,“伴侣干扰”(partnerinterference)也会成为关系动荡的重要影响因素,因为无论你们在不在一起生活,都会不可避免地干扰到彼此的生活节奏。平时,你们需要迁就对方的空闲时间;在假期到来的时候,你原本会和朋友多聚会和旅行,但恋爱后难免会需要两个人一起度过。一般来说,进入稳定关系的人,和朋友、他人的交际都会相对减少(Solomon, 2016)。
过渡期很难平稳度过的3个原因
Solomon(2016)认为,“过渡期”之所以特殊,是因为我们的亲密感还在持续增加,却反而使得关系有动荡的可能。也就是说,随着我们越来越爱对方,关系却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危险。
那么,在这个阶段到底发生了什么,使得问题容易暴露并影响到我们的关系呢?
(Miller, 1997;Miller, 2014)
1. 理想化的退却
过渡期是我们摘掉“玫瑰色眼镜”的开始,我们不再美化对方:在刚刚陷入热恋的时候,我们会觉得对方什么都好,但在过渡期,你可能会颠覆自己曾经的观点。你可能曾经认为Ta不羁放纵爱自由很迷人,结婚后却为对方的不负责任而头疼。
由于已经进入一段严肃的关系,你们对于彼此来说都变得特别和重要,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对方影响,更容易因为对方的一句话而烦恼不安。
此时,不但过去觉得美好的部分会变得“不过如此”,刚刚脱掉理想化眼镜的我们,还会出现对对方缺点的“放大镜效应”。当热恋期过去,在自己深爱的人身上,发现了与自己想象中不同的部分,甚至发现自己难以忍受的问题。此时我们会下意识放大这些对自己和关系的影响,从而感到痛苦。
2. 我们更爱计算付出和回报
很多人在热恋的时候,会感到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,愿意去做出很多付出:顺从对方,努力维持形象,甚至为对方改变爱好和生活习惯。而一旦严肃的关系被确认下来,我们会懈怠、不再花心思去经营,从这时起,人们会去想自己为关系付出了多少,对方又付出了多少。
经济学中的“盈余经济”也可以被用来解释亲密关系的过渡期:在亲密关系一开始,彼此的付出都很多,获得的奖赏是有盈余(即感受到足够多的满足感)的情况下,我们往往不会那么计较回报。而当彼此的努力下降,付出变少的时候,两个人都会感受到满足感的降低,出现一些不满足的部分。此时我们才开始计较回报。
3. 更多的亲密感,也意味着对方拥有了更多伤害你的武器
当你们日渐熟悉和亲密,另一半会了解到你的优点,但也会了解到更多你的弱点、秘密、缺陷。在爆发冲突的时候,我们会情绪性地利用这些来互相指责,你们之间的秘密反过来变成了互相嘲笑和伤害的武器。
以上这些问题,都会导致了我们对关系的不确定感增加。我们开始对自我、对伴侣、对这段关系都产生怀疑(Solomon, 2016)。
我们会思考:我是不是为了他人而失去了自我?我的承诺是否真的是值得的?我有没有取得应有的回报?这段关系真的会有未来吗?对于异地的伴侣来说,由于沟通受到的现实阻碍,这种不确定感会产生更大的挑战(Kelmer, 2013)。
如何平稳度过“过渡期”?
根据Solomon(2016)的“关系动荡模型”,在过渡期内,降低不确定感比增加亲密感更加重要。
1. 保持良好的沟通:精确表述、重视确认和检验。
在关系的一开始,你们就应该沟通对彼此的期待。开诚布公地讨论你们的优点和缺点、在各方面的差异、感到对关系具有威胁的部分,也可以讨论彼此的付出和收益,设定一些规则。开始时讨论得越多,之后的误解和隐患就会越少。
同时,在你们的沟通过程里,一定要注重确认、复述、检验,避免错误认知的发生。你所认为的Ta可能并不是真正的Ta,你所认为的对方的期待可能只是你的误解,你所传达出的意思也许并没有被很好地接收到。
因此,永远不要想当然,要通过沟通确认,向对方获取答案,比如将你所理解的意思复述给对方听,检验是否理解正确。
2. 思考什么是关系的deal breaker(一定会让你终止关系的因素)。
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,自己对于爱情的观念,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方式等,思考什么是自己在一段关系中绝对不能忍受的东西。
一旦过渡期中暴露出了这些,你将毫不犹豫地终止关系。
但deal breaker的设置不能过于细致、也不能过多。它们只能是那些真正触犯到你的底线的事,否则过于严苛的设置会让你自我限制,从而失去一些发展亲密关系的可能。要知道,世界上不存在符合你所有期待的人,不管与哪个人建立关系,都需要经历谈判和相互的妥协。
随着关系的发展,种种疑虑的产生,你需要在内心设定一个清单:列出对方的缺点、和你不同的部分,为这些事进行重要程度的排序,看看哪些是你一定不能接受的,哪些是更容易接受的。有一些事你们通过沟通让对方改进了,也有一些事你妥协了选择了包容。
最终,你们会通过沟通来达成一些约定、双方都做出一定的妥协,让这段关系对“差异”的解决方式稳定下来。
3. 适当地给自己“洗脑”。
Miller(1997b; 2014)总结了一些“认知维持机制”,它指的是,在过渡期,我们为了达到保护亲密关系的目的,可以对自己进行有意识的、积极的“洗脑”:
· 保持“积极错觉”:对伴侣和关系进行适度的理想化。
永远对你的伴侣保持一种积极的预设:
尽管你清楚地了解到Ta的缺点、与自己不同的部分,但仍然尽可能地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Ta,认为对方的优点是非常罕见的,缺点则不是主要的部分;
当对方做了伤害你的事情时,假定对方是无辜的、行为是无心的;
坚持将你们的关系看作是特殊的、独一无二的、优越的、比大多数人的关系都要好。(不过要注意,积极错觉仍然需要大体基于事实,而不要陷入到完全的幻想层面。)
· 保持“共同体”的认知。
把你们当作是一个整体去思考问题,无论何时,都更多地从“我们”的角度上,而不是“我的”角度上去思考,这会让你们产生更多的相互依赖感。
· 对替代性选择的无视。
一段关系是否能够持续下去,往往除了关系双方的期待以外,还由潜在的替代性选择决定:我们会在内心不断衡量,假如没有现在的伴侣,自己会过得怎么样,我们有没有可能拥有更好的生活。如果自己跟另一个人结成伴侣,现在会不会更开心。
不管对现有关系的满意度如何,只要我们认为,失去伴侣并不会得到更好的收益,现在的关系已经是最好的选择,就还是会留在关系中。
而愿意保持“积极错觉”的人,会尽量不去对其他对象、其他类型的生活产生好奇,不去注视有吸引力的对象,甚至存在一些故意的贬低,比如将某个事实上具有吸引力的对象看作是缺乏吸引力的。这都会给亲密关系减少一些危险。
4. 两个人都相信自己会因为对方变成更好的人。
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,能够互相支持、共同进步、承担责任,当这段关系让你感觉到,你们是在支持着彼此成为更好的人时,你们之间会产生更加深厚的情感。
与很多人理解的“稳定”不同,亲密关系的稳定,并不是静止、没有任何冲突的。那样的状态可能安全,却没有足够的亲密度。
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,一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:你们之间有不同、有矛盾、有互相干扰、有妥协,但是你们能够不断了解彼此、为差异进行“谈判”、你一步我一步地作出妥协,不断接受彼此,从而让两个人都有这样一种信心——我们相爱的路上,一定还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,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坚韧有力的,不会被那些问题击溃。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那些问题的方法,而这个人就是我想要的一生的伴侣。
此时,你们真正在你们的亲密关系中找到了安全和稳定。